调整浮漂、太空豆时为什么要小心操作

除了打结处容易断线,撸太空豆也应该格外小心,有些钓友经常在同一个地方垂钓,水深大体差不多,浮漂基本上只需要在一小段范围内来回撸动。

经常在这一小段范围里面撸动,线难免会磨损。如果是自己绑的线,太空豆和主线一定要相配,太空豆包装袋上有写适合的线径范围,比如太空豆适合0.6~1.0主线,你非在1.5号甚至2号主线上使用,虽然勉强能用,但是线豆非常紧,更容易磨损线。

拉动太空豆一定要慢,如果拉的很快,鱼线发热,尼龙线受热也会影响使用寿命。拉的时候最好将线在脸上蹭一蹭,涂点脸油增加润滑度。有些人喜欢放嘴里润,理论上可以,从卫生方面考虑不建议,还不如浸水里好一点。(网络资料汇编)

路亚常用术语

钓鱼是一项既休闲又充满挑战的运动。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,掌握一些专业术语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技能,还能更好地与其他钓友交流。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亚钓鱼专业术语。

正口

“正口”是指鱼钩挂在鱼的嘴里,而不是挂在鱼身体的其他部位。这是理想的情况,表示鱼确实咬住了饵料。

车祸

“车祸”指的是鱼钩挂在鱼嘴以外的部位,如鱼鳃、鱼鳍或身体其他部位。通常发生在鱼追逐饵料时意外挂住。

清杯

“清杯”是指渔轮里的钓线在抛投或中鱼时被完全放出。这通常发生在大鱼猛烈逃窜或抛投过远时。

放流

“放流”指的是将钓上来的鱼重新放回水中,而不带走任何鱼获。这是一种环保的钓鱼方式,有助于保护鱼类资源。

野钓

“野钓”是指在自然水域中进行的钓鱼活动,如湖泊、河流、水库等。野钓的挑战在于水域广阔,鱼的种类和数量不确定。

黑坑

“黑坑”是指在人工养殖水域进行的收费钓鱼活动,钓到的鱼可以带走。这种钓鱼方式通常鱼的密度较大,适合初学者。

正钓

“正钓”指的是在放鱼当天去钓鱼,目标是连竿上鱼,享受钓鱼的乐趣。这种情况下鱼的数量和活跃度都较高。

上岸

“上岸”在黑坑钓鱼中,指钓上鱼的价值可以弥补支付给鱼塘的费用,也就是说这次钓鱼没有亏本。

大刀

“大刀”指的是钓上鱼的价值远远无法弥补支出给鱼塘的费用,这种情况对钓鱼人来说是不划算的。

偷驴

“偷驴”指的是在不放鱼的情况下去钓鱼,但仍然获得了较大的收获。这种情况在鱼塘中并不常见,但偶尔也能遇到。

腐败塘

“腐败塘”指的是在人工养殖水域中,鱼获按重量付费的钓鱼方式。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想要钓大鱼并愿意按重量付费的钓友。

大炮

“大炮”指的是投放的鱼数量多、密度大,能够让钓友钓到手软、胳膊疼的黑坑。

爆护

“爆护”通常指鱼获太多,装满了鱼护或鱼扣。这是钓鱼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况,表示这次钓鱼非常成功。

打龟

“打龟”指的是一条鱼都没钓到。这种情况在钓鱼中也常见,尤其是在鱼口不好的时候。

破龟

“破龟”指的是长时间没有上鱼后突然上鱼了。对于钓鱼人来说,这是对耐心的一种奖励。

炒粉

“炒粉”指的是水滴轮抛投不当,导致钓线缠绕在一起,像炒米粉一样乱。这种情况需要耐心解开,否则会影响钓鱼。

挂底

“挂底”是指鱼钩挂在水底的障碍物上,无法拉出,需要小心处理,以免断线或损坏钓具。

放枪

“放枪”是指抛投时用力过猛,导致钓线断裂,饵料飞走。这种情况在新手中较为常见。

连杆

“连杆”指的是一杆接着一杆中鱼,或者在短时间内连续上鱼。这是钓鱼人最希望遇到的情况,表示鱼非常活跃。

炸水

“炸水”指的是鱼在水面捕食或跳跃时发出的水声和水花,通常意味着鱼在活跃觅食。

洗腮

“洗腮”指的是中鱼时,鱼跳出水面甩头摆动,试图挣脱鱼钩。这在鲈鱼和海链鱼中较为常见。

米级和亚米

“米级”指鱼的长度达到一米以上,而“亚米”则是指接近一米的鱼。这些术语通常用来描述大鱼。

窗口期

“窗口期”指的是对象鱼在某一时间段内开始活跃,具有强烈的觅食欲望。这是钓鱼的最佳时机。

标点

“标点”指的是钓鱼人已经知道某个位置有鱼或经常能上鱼的地方。这些地方是钓鱼的好地点。

作合:扬杆,每位玩家最期待的哟。

箱:鱼儿满箱,箱子装不下啦。

左/右手轮:杆子不分左右!左手摇的是左手轮。右手摇的是右手轮。

打黑:是指雷强钓法。

读秒:一般是对路亚黑鱼来说的,黑鱼攻击雷蛙以后有时把蛙带下水,这时你不确定鱼是否已经咬死,所以要等几秒时间,等几秒让鱼吞饵更深一些,这样中鱼的机会会大很多。

雷强:路亚黑鱼的专业叫法,源自日本。黑鱼一类的鱼也叫雷鱼,由于其栖息的场所水面大多有水草覆盖,只能用蛙路亚,蛙路亚防挂草,钩尖隐藏,需要暴力扬竿刺穿黑鱼上颚,一般竿子无法做到这点,所以有专业的雷竿!用强这个字来阐述这种钓黑鱼的方法,一点也不过分。

抽:钓者在收回拟饵的过程中,不时以或大或小的力道来抽动竿尖。此时水中的拟饵受大、小不等的外力牵引,会在水中呈现上、下不正常的跳动,看起来极像一尾痉挛的鱼儿。

摆:钓手在收回拟饵的过程中,左右不时地摆动竿尖,水中的拟饵呈小幅度忽左忽右的摆荡,极像一尾受伤的小鱼,正在逃避大鱼的捕猎,因此,很容易激起大鱼的攻击意图。

旋:钓手不时以竿尖划出大小不同的圆形,以此牵引的力道与方向是在水中运功的拟饵也跟着做出上下旋转,形如一尾垂死的鱼儿。(网络资料汇编)

钓鲫鱼如何打立体窝

打窝之前,首先观察水域地形,确定打窝地点能否精准抛投到位。

将饵料按比例加水搅拌,捏出半个鸡蛋大小一团作为调漂和打窝的饵料,剩余饵料中再加入三克麝香小米搅拌均匀,饵料成团后3-5分钟后再垂钓。为了快速雾化,加入麝香小米的饵团既不要揉搓也不能过于挤压。

先搓大饵,抛竿到钓点,再快速提竿重复下饵,当饵团到底,则成了底窝;然后减小搓饵饵团,轻轻抛竿到钓点,无需等钩饵沉底立马提竿,使饵料在半水脱钩,一边雾化一边下沉;再使饵团在水皮脱钩,一边雾化一边下沉,形成一个立体窝子。水域不是静水区,有暗流也没事!不过打窝聚鱼饵料需要多些,还有就是抛竿打窝的时间长,补窝的频率也高。如此反复动作,一直到将小米窝料全部抛入钓点,大约十几竿至三十竿,若钓位选择正确,一定有鱼进窝。

优点:

1、底窝有小米不断下沉,增加诱鱼效果;

2、小米不能使鱼快速吃饱,就不舍离开;

3、饵料雾化,扩大了诱鱼范围,不断聚集更多的鱼;

4、垂钓中也有留鱼、诱鱼作用!

5、节约成本。(网络资料汇编)

并继竿和振出竿到底有什么区别

并继竿依靠高昂的价格和钓友口中的“神仙手感”,一直是钓鱼界的传说,甚至小部分并继竿玩家“看不起”玩振出竿的人,并继竿和振出竿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
结构差异

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连接方式,并继竿是把细节尾端插入粗节,类似传统竹制插接竿;振出竿则是依次将细节拔出(绝大部分台钓竿如此)。

核心差异一:锥度

大部分并继竿锥度很小,外观看着非常细。从纯理论角度说,并继竿可以没有锥度,尤其是二节之后完全可以做成前后粗细一样;振出竿需要一节套着一节,每一节必须要有锥度,否则就会发生拔节现象。

同样重量的碳布,并继竿可以通过小锥度把竿壁做厚,实际结果就是韧性好、强度高,这是振出竿无法比拟的,但是也给它带来了偏软且重头的“毛病”。

核心差异二:接口

连接方式不同,接口也有区别。并继竿的接口位置和整节的杆壁厚度可以完全一致,振出竿则不行,需要有加厚,因此力量传递上并继竿更连贯,这是它手感更清晰的原因之一。

这两个核心差异会给鱼竿带来什么呢?

第一,并继竿整体调性设计更丰富,每一节锥度可变程度大,通过竿壁厚薄和锥度的调整达到不同的受力弯曲效果,从而做出各种调性和手感的鱼竿。(这一点在路亚竿上更明显)

第二,振出竿中鱼受力时,竿子从杆梢开始逐渐往手把节弯曲;并继竿则可以在中鱼受力后手把节先弯曲或同一节杆后半部先弯曲,这样能更早地输出更强的回弹力(腰力),还能根据溜鱼阶段不同出现“变调”的可能。

第三,振出竿的锥度变化会让碳纤维损失更多的回弹力,同样的材料,振出竿的腰力会弱于并继竿。即便振出竿能用同样的材料做出同样的弧度,但是腰力完全不一样。

当然,大家没必要神话并继竿,它本身也有诸多缺点,比如长尺感受较差(除非超高吨位碳布),容易拔节等。至于价格昂贵主要原因是玩的人少,分摊成本高,外加高端产品都是日本研发和制造,人工成本贵(并继竿的碳布材料成本不值一提)。(网络资料汇编)

一味YOUNG

一味YOUNG是化氏探索性产品之一,颜值相当(青、白、粉),其极有可能成为年青人选购的人生首支并继钓竿。

1.倒锥:竿节连接倒锥形式,连接处需要打磨等细节,生产流程多,工艺更复杂。

2.细:竿身甚至比筷子都纤细,竿节生产脱模要求高,倒锥内孔打磨要求更高。

3.薄:细竿有7层碳布卷成,选用较薄碳布型号。(网络资料汇编)